發表文章

「2025南化黑糖尋蜜季,寶光花旗春遊趣」_市長邀暢遊南化共享美食美景

圖片
 【2025/04/03 #府城日報記者:黃美香/台南報導】 「2025南化黑糖尋蜜季,寶光花旗春遊趣」農業產業文化活動,於今(3)日在南化區玉山寶光聖堂隆重登場,活動由南化區各國中小學生、社區長輩及寶光聖堂國樂社的精彩表演揭開序幕。市長黃偉哲親自出席活動,協同與會貴賓現場一起DIY製作黑糖蜂蜜鬆餅、發送兌換券給予熱情參與民眾,也走訪各特色攤商,品嚐南化在地手工黑糖、蜂蜜與各式產品,致力打造地方特產與鄉村風光的雙重盛會。 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擁有良好優越的地理環境,其中南化區更是風景優美,而雖然今年花旗木花期較為延遲,但目前也可以看到花苞已逐漸待放,預期花況將會愈來愈美。此外,今日活動現場不僅有近50攤的多元化市集,陳列著南化區人氣農產品-手工黑糖、蜂蜜與在地特色農產,還有蔬食攤位以及別具造型的特色餐車,相當適合親人、伴侶或三五好友共同造訪,誠摯邀請各位享受滿滿的幸福感,一起度過甜美時光。 南化區指出,手工黑糖是南化區關山里內最具代表性的商品,透過採用傳統手工技藝,將白甘蔗柴燒生產而得,而火侯的控制考驗著師傅的技藝,只要稍有偏失,皆可能使黑糖帶有苦味,故相當講究製作過程各環節的細節,另外,南化蜂蜜擁有最自然的養蜂環境,加上蜂農成熟的養蜂技術與製蜜的用心,使得南化蜂蜜在臺南市近幾年的蜂蜜評鑑比賽屢獲佳績,品質保證極佳。 今日活動透過推廣在地特色產品與文化景點,並結合玉山寶光聖堂花旗木等名勝景點,讓大家有機會認識與品嚐手工黑糖、特等蜂蜜,另有關假日市集與現場活動相關演出,也將延續到4月13日,歡迎大家一起踴躍參與,欣賞美麗的花旗木,品嚐在地特色農產品,為自己安排一趟南化輕旅,留下美好的愉悅回憶。 #記者林書齊 #記者黃美香 #記者楊偉正 #記者林筱萍 #大北門新聞網 https://cgslin.blogspot.com/ #大府城新聞網 https://dnncgslin.blogspot.com/ #南瀛日報 http://nancgslin.blogspot.com/ #府城日報 https://cgs0968761901.blogspot.com/

「in臺南‧無影藏」十周年徵件開跑_特映歷屆精選得獎作品

圖片
 【2025/04/02 #府城日報記者:黃美香/台南報導】 「in臺南‧無影藏」臺南市文化資產影像競賽今年正式滿十週年,邁入第六屆,今年度的競賽徵件也開跑,提供總獎金45萬,並由傳統木雕保存者陳啓村藝師親自設計前三名檜木獎座,鼓勵創作者透過獨特視角與創意詮釋文化故事,呈現文化資產的嶄新風貌。今(2)日記者會上,各界貴賓共同切開象徵「無影藏」10週年的蛋糕,宣告活動正式起跑,文化局更特別策劃「十週年特映」活動,將放映18部歷屆得獎作品,希望激發更多影像紀錄者的創意與靈感。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代理局長林韋旭代表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是文化古都,無論是有形還是無形的文化資產都非常豐富,因此希望用影像的方式,為臺南的文化資產留下美麗的紀錄。「無影藏」也有「無隱藏」的諧音,意味著在鏡頭的捕捉下,文化資產的美、歷史的痕跡是不會被隱藏的,可以透過影像流傳到後代年輕的朋友來觀看、發現,延伸更多可能性。 競賽活動邁入第六屆,林韋旭希望影像紀錄者繼續用多元的創意以及想像力,以手邊的各式工具紀錄臺南市文化資產的好、豐富臺南城市樣貌。也希望大家能夠前往觀賞競賽十周年的特映會,讓影像紀錄者能夠跨世代交流,獲得更多靈感。 文化局表示,今年的「in臺南‧無影藏」徵件視覺以「ΘPEN時光膠囊」為設計主軸,藉由影像連結臺南的歷史與未來,鼓勵創作者透過獨特視角與創意詮釋文化故事,呈現文化資產的嶄新風貌。現場亦首度公開2025年度徵件宣傳影片,透過歷屆入圍作品與當下文化景象的對比,激發創作者深入挖掘文化資產的多元故事,為未來影像創作提供靈感。 本屆競賽即日起開始徵件,至2025年6月30日下午5時截止,歡迎全國民眾踴躍參與,藉由影像為文化見證,讓這片土地的故事持續發光。 「十週年特映」活動,則分別於4月27日、5月18日及6月8日三個週日假期,在臺南文化中心舉行三場主題「尋文化之流」、「獻傳藝之靈」、「以傳承之名」特映會,精選歷屆18部得獎作品,並邀請歷屆得獎導演與評審與觀眾深度對談,分享創作歷程與文化影像的獨特價值,同時鼓勵創作者到場獲取靈感,挖掘豐厚的臺南文化、掌握參賽秘笈,共同開啟文化新篇章。 今日記者會市議員Ingay Tali穎艾達利也親自到場表達支持。更多競賽徵件及活動詳情請上網搜尋「in臺南‧無影藏」,臉書粉絲團「in臺南 無影藏」,IG「tainantchf」。 #記者林書齊 #記...

東區泉南里活動中心動土_市長精進公共服務機能 提升市民福祉

圖片
 【2025/04/02 #府城日報記者:黃美香/台南報導】 為精進在地公共服務機能,臺南市東區泉南里活動中心於今(2)日舉行開工動土儀式,由市長黃偉哲親自主持,未來除里辦公處外,將可提供多功能室、閱覽室、韻律教室、長者休憩區、社區活動室及戶外休閒空間等空間,預計115年度完工。議員王家貞、曾之婕、李宗霖也到場共襄盛舉。 市長黃偉哲表示,泉南里位於東區精華地帶,隨著居住需求日漸增長,城市公共建設應與時俱進,此活動中心的建設將為當地居民提供多功能的公共空間,深化東區的行政和里、社區服務功能,另鄰近立體停車場、三角公園及府東創意森林等其他公共設施,未來完工後,可望帶動周邊地區的土地價值和生活品質的改善,提升城市的發展和民生福祉。 民政局長姜淋煌指出,儘管面臨近年來原物料價格上漲、勞力短缺等困難,東區區公所最終在第6次招標後成功完成招標,且於今日舉行動土,顯示出規劃的用心和對公共工程執行脈動的精準掌握,期待完工後發揮多元化功能,民生、防震、防颱等,進一步增強災害發生後之安置功能,提升在地里民整體生活品質。 東區區長黃炳元說明,本新建計劃工程總經費約4,250萬,興建地上3層樓建物,總樓地板面積為713.77平方公尺(約215.92坪),除里辦公處外,尚規劃多功能室、閱覽室、韻律教室、長者休憩區、社區活動室及戶外休閒空間等用途,希望能提供市民一個優質的活動場所。 #記者林書齊 #記者黃美香 #記者楊偉正 #記者林筱萍 #大北門新聞網 https://cgslin.blogspot.com/ #大府城新聞網 https://dnncgslin.blogspot.com/ #南瀛日報 http://nancgslin.blogspot.com/ #府城日報 https://cgs0968761901.blogspot.com/

國際扶輪3502地區攜手韓國3590地區捐贈臺南醫院全自動乳房超音波掃描系統(ABUS)

圖片
 【2025/04/02 #府城日報記者:黃美香/台南報導】 衛福部臺南醫院於今日(2日)舉辦「婦女全自動乳房超音波掃描系統ABUS」捐贈儀式,本著「超我服務」(Service Above Self)之國際扶扶輪核心價值,國際扶輪3502地區與韓國3590地區攜手合作,透過國際扶輪基金會全球獎助金計畫(GG2571038),由國際扶輪3502地區2024-25年度八德旭德扶輪社主辦,象徵扶輪社友跨越國界,共同守護在地婦女健康的愛心行動。 八德旭德扶輪社臧汝紅社長(Amy Tsang)表示,本次推動ABUS捐贈計畫,是因應台灣近年乳癌年輕化的趨勢,尤其40歲以下女性罹患乳癌的比例日漸上升。扶輪社期望透過這項高效、無痛、影像清晰的先進設備,提供年輕女性更友善且精確的檢查方式,讓「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觀念得以真正落實於社區層面。 國際扶輪3502地區總監陳清榮(DG Rehouse)強調:「扶輪人不僅服務自己的社區,更關懷全球每一個角落的需要。這項計畫正是扶輪以愛心連結世界的最佳展現。」,期盼透過此次捐贈,補足現行乳癌篩檢在年輕女性族群的不足之處,建構更全面的婦女健康防護網,讓更多家庭因而受益。 衛福部臺南醫院歐建慧院長也特別致謝指出,國際扶輪3502地區自111年起捐贈乳攝車予本院,至114年1月底已服務達8,817人次,陽性率9.85%,確診率8.13%,早期癌症偵測率更高達79%;而在30至40歲女性中,目前乳房超音波檢查率僅為7.46%,顯示仍有努力空間。此次捐贈的全自動乳房超音波掃描系統(ABUS),可自動進行多角度、立體影像掃描,能有效克服年輕女性乳腺組織緻密對X光攝影的限制,並因為檢查過程無痛、快速,提高了婦女受檢意願,是一項極具突破性的篩檢工具。 本次由國際扶輪社友共同促成的ABUS捐贈案,不僅是醫療技術的推進,更是一份超越語言與國界的關懷。透過全球獎助金計畫的推動,將每一位扶輪人點滴的愛心,凝聚成守護雲嘉南地區婦女健康的磅礡力量。這正是扶輪小愛匯聚成大愛的最佳體現,也是「團結行善(Unite for Good)」精神的真實演繹。 臺南醫院與國際扶輪將偕手持續以實際行動落實社區服務,陪伴偏鄉、照顧弱勢,讓扶輪之光照亮每一個需要的角落。 #記者林書齊 #記者黃美香 #記者楊偉正 #記者林筱萍 #大北門新聞網 https://cgslin.blo...

【恙蟲病與鉤端螺旋體病】清明連假將至,別來無恙

圖片
 【2025/04/02 #府城日報記者:黃美香/台南報導】 一名20歲男性登山旅遊後出現發燒、頭痛、全身肌肉酸痛,右腋下有焦痂傷口且身體出現紅疹,血液檢驗顯示白血球數低下合併肝功能異常。檢測後排除流感與登革熱,懷疑為非典型感染症,經特殊抗生素治療後,數日內症狀改善,最終確診為恙蟲病。 62歲男性有三高病史且控制不佳,退休後於台南市南區務農,習慣打赤腳工作。因不明原因高燒兩週,合併雙下肢疼痛無力。轉診至成大醫院後,檢查發現急性肝炎與腎衰竭,經詳細問診和進一步檢驗,確認為鉤端螺旋體感染。經一個多月的治療後出院,痠痛無力則費時一年才完全恢復。 成大醫院內科部游天瑜醫師表示,恙蟲病與鉤端螺旋體病為人畜共通傳染病,哺乳類動物皆可能被感染,以鼠類為主要宿主,分別透過帶菌恙蟎與受菌體污染的環境傳播,全台皆有病例,且多見於春夏二季,其中恙蟲病於東部、南部與離島更為盛行。統計顯示,台灣平均每年約有近400例恙蟲病與近100例鉤端螺旋體病,部分患者甚至合併感染。這些疾病初期症狀與流感、登革熱、病毒性肝炎相似,診斷不易,須透過專門實驗室檢測,有時甚至需要重複檢驗。因此,提供完整的職業、旅遊和接觸史,對醫師診斷和治療相當重要。 「別來無恙」出自唐朝顏師古的《匡謬正俗》一書:「恙,噬人蟲也,善食人心。古者草居,多移此害,故相問勞,曰無恙。」可見古時候人們就知道這種被草叢內恙蟲叮咬有關的疾病,以此問候久別相見的朋友是否受到感染。游天瑜醫師說明,恙蟲病的病原是一種寄生於動物細胞內,稱為立克次體的細菌。人是經由帶菌的恙蟎幼蟲叮咬而感染,受感染至出現症狀約1-2週,初期類似重感冒:突發性高燒、頭痛、全身痠痛、畏寒,偶可見叮咬處出現無痛性的焦痂與淋巴結腫大,1週後可能出現紅色斑狀丘疹,但典型的皮膚表現並不一定會出現。立克次體的細胞壁結構與典型細菌不同,需使用特定幾種抗生素治療,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導致肝炎、肺炎、多重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鉤端螺旋體為一種活動力旺盛的螺旋桿狀細菌,藉由穿透哺乳類動物的黏膜(食入)或受損的皮膚(接觸)感染宿主,再經血液循環散播至各器官。腎臟特別適合其生長,部份宿主痊癒後,螺旋體仍寄生於此,並隨尿液排出汙染環境而感染其他宿主。從感染到發病大多1-2週,初期症狀同為高燒、肌肉痠痛、頭痛,特別症狀則是紅眼與小腿肚嚴重痠痛。多數人7-10天症狀可自行緩解,少部分患者則...

114年臺南青少年探索班開訓典禮_各界來賓勉勵學員航向光明未來

圖片
 【2025/04/02 #府城日報記者:黃美香/台南報導】 為協助青少年探索生涯規劃,臺南市政府教育局輔諮中心委託社團法人全人教育及兒少發展協會(簡稱兒少協會)四月二日在中頭社區活動中心舉辦「114年青少年探索班」開訓典禮,各單位長官均到場勉勵青少年學員,為未來生涯與職涯奠定基礎,蛻變大展光芒。 與會的長官來賓包含教育局副局長楊智雄、輔諮中心主任吳宜蓁、中西區區長蔡佳甫、臺南市學生校外會督導鄭坤鑫、台南觀護協會理事長江金忠、臺南地方法院調查保護室陳泰安組長、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青年職涯發展中心郭宇軒組長等教育、司法、勞政、社政等單位代表皆到場給予支持與鼓勵,期許青少年參加探索班輔導後,能由此起航順利成長。 教育局副局長楊智雄表示青少年探索班計畫係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委託本市學生輔導與諮商中心主辦,由兒少協會承辦的計畫。該探索班計畫已執行超過15年,透過輔導會談、生涯探索課程與活動及工作體驗等多元措施,協助本市15-18歲國中畢業未升學未就業青少年,順利找到生涯發展方向,往就學或就業之路勇往邁進。 輔諮中心主任吳宜蓁表示,每年探索班皆會舉行開訓典禮,顯見對此計畫之重視。期中與期末更會辦理成果發表會,讓社會大眾看到孩子的成長與蛻變,如去年年中的戲劇成果發表會.便讓學員登上舞台演出自我的生命故事,堅韌的生命故事感動在場所有人。去年期末成果發表會則擴大於市府廣場辦理,市長對學員之表現與作品讚譽有加。 兒少協會理事長施斌惠說明,今年整體課程特色具備多元化、在地化及社區化等,並提供全人、全方位、全家庭之輔導服務。例如新增兒少培力與充權課程,帶領學員認識兒童權利公約,運用公約的表意權精神帶領學員進行課程討論,以審議式民主討論方式,讓青少年有更多參與機會,培力學員走向自立生活。 兒少協會長期以來致力於輔導非主流的青少年就學與就業,20年來已輔導過成千上百的學生,更接連榮獲教育部國教署頒發中輟績優輔導單位與績優輔導員雙獎項及教育部青年署青探號績優輔導人員。協會也持續與在地社區合作,帶領青少年與社區高齡者進行青銀共融課程,並學習香草產業及產品製作,培養第二專長。歡迎符合資格之15-18歲國中畢業未升學未就業青少年報名參加! 青少年探索班目前尚有餘額,有意參加青少年可電報名單位:社團法人台南市全人教育及兒少發展協會;報名地址:臺南市中西區保安路201之1號2樓;報名專線:0...

生前預立醫療指示暨心靈共鳴之旅暨長者靈性關懷聯合成果展圓滿落幕

圖片
 【2025/04/01 #府城日報記者:黃美香/台南報導】 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長者身心靈健康的議題日益受到重視。由新榮社區主辦的兩項重要專案——「生前預立醫療指示暨心靈共鳴之旅」與「長者靈性關懷活動」,於114年4月1日舉行了聯合成果展,透過靈性關懷、藝術治療與生命回顧等方式,成功帶領長者找到內心平靜,提升生命質量。此次展覽吸引了眾多社區居民與社會各界的參與,為高齡者健康照護的創新模式揭開新篇章。 「生前預立醫療指示暨心靈共鳴之旅」由許世喜老師與謝倖宜老師指導,以充滿生命力的植物與魚為媒介,帶領長者探索與生命的深刻連結。課程從「回到出生及童年時光」到「愛與被愛:共生共榮的美好」,幫助長者重新接納自我、學會成全與寬恕,讓生活充滿感恩與美好。「長者靈性關懷活動」則由柯千邑老師與詹璟昀老師共同指導。他們以美術創作為引導方式,協助長者回顧生命歷程。在五堂課程中,長者學會「道愛、道歉、道謝、道別」,從而學習分享與服務,並通過創作釋放內心壓力,增強與家人和社區的情感連結。 成果展當日特別邀請佳里奇美醫院內分泌科暨新陳代謝科劉欣岳醫師,進行生前預立醫療指示宣導講座,讓長者深刻了解如何在健康時訂立醫療意願,保障生命末期的尊嚴。 成果展亮點搶先看! 活動現場展示了長者在園藝治療與藝術輔療課程中的創作成果,並分享了他們的生命故事。劉欣岳醫師的講座進一步啟發了參與者對生命末期規劃的認識,讓大家感受到生命的珍貴與深刻意義。不少參與者表示這場活動深刻改變了他們對生命的看法,促進家庭成員間的互動。 攜手推動幸福老化,共創溫暖社區 此次聯合成果展不僅展示了活動的亮麗成果,更彰顯了授課老師的專業指導及劉醫師的深刻貢獻。新榮社區期待透過持續的努力,為長者創造更多身心靈全面安適的機會,並邀請更多人加入這條關懷之路,攜手打造一個充滿愛與支持的社會。 #記者林書齊 #記者黃美香 #記者楊偉正 #記者林筱萍 #大北門新聞網 https://cgslin.blogspot.com/ #大府城新聞網 https://dnncgslin.blogspot.com/ #南瀛日報 http://nancgslin.blogspot.com/ #府城日報 https://cgs0968761901.blogspot.com/